《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數據造假前請考慮『機率』》————2019數感盃/高中職組專題報導類佳作
「數感盃青少年寫作競賽」提供國中、高中職學生在培養數學素養後,一個絕佳的發揮舞台。本競賽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運用數學知識,培養及展現邏輯思考與文字撰寫的能力,盼提升臺灣青少年科普寫作的風氣以及對數學的興趣。 本文為 2019數感盃青少年寫作競賽 / 高中職組專題報導類佳作之作品,為盡量完整呈現學生之作品樣貌,本文除首圖及標點符號、錯字之外並未進行其他大幅度編修。...
View Article《「客」隨「主」變—探討韓愈貶謫詩中空間與時間的真實性 》——2019數感盃/高中職組專題報導類佳作
「數感盃青少年寫作競賽」提供國中、高中職學生在培養數學素養後,一個絕佳的發揮舞台。本競賽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運用數學知識,培養及展現邏輯思考與文字撰寫的能力,盼提升臺灣青少年科普寫作的風氣以及對數學的興趣。 本文為 2019數感盃青少年寫作競賽 / 高中職組專題報導類佳作之作品,為盡量完整呈現學生之作品樣貌,本文除首圖及標點符號、錯字之外並未進行其他大幅度編修。 作者:李元萌、...
View Article《 用數學來解釋原力,用原力來顛覆物理 》——2019數感盃/國中組專題報導類佳作
「數感盃青少年寫作競賽」提供國中、高中職學生在培養數學素養後,一個絕佳的發揮舞台。本競賽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運用數學知識,培養及展現邏輯思考與文字撰寫的能力,盼提升臺灣青少年科普寫作的風氣以及對數學的興趣。 本文為 2019數感盃青少年寫作競賽 / 國中組專題報導類佳作之作品,為盡量完整呈現學生之作品樣貌,本文除首圖及標點符號、錯字之外並未進行其他大幅度編修。 作者:周順興/康橋國中。 圖/imdb...
View Article阿貝爾獎首次頒給女數學家:凱倫・烏倫貝克幾經波折卻又幸運的人生
文/魏瀟(領研網) 2019 年阿貝爾獎,首位女性得主 3 月 19 日,美國數學家凱倫・烏倫貝克( Karen Uhlenbeck )摘下學界最高榮譽之一—— 2019 年阿貝爾獎( Abel prize )。這項常被譽為「數學界諾貝爾」的獎項,終於迎來了首位女性獲獎者。 阿貝爾獎從 2003 年開始,獎金為600 萬挪威克朗(約合470...
View Article地表最速乘法傳說!碰到大得要命的數字,這是最快的乘法方式
文/郭君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副教授 編按:說到乘法,我們很快都會想到國小的共同回憶「九九乘法表」。背誦它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一位數相乘最快的解方,多位數我們就用直式乘法運算。但如果是超超超超超超超級多位數互相相乘呢?有沒有更快的方法?...
View Article從圓周率與無理數,談數學也有其無法理解、不精確、和不確定性
美妙地證明 π 是超越(自然)數有什麼好處:無理數根本不存在,為什麼要研究這這一類的問題呢? ——Leopold Kronecke 德國數學家(1823-1891) 有些派比其他的更難以下理解。圖/pixabay 自 1988 年以後,每年 3 月 14 號那天,全世界就有許多數學家以各種方式慶祝數學常數圓周率 π(希臘字母,音「派」,其值為 3.1415⋅⋅⋅⋅⋅)。10...
View Article「稀土戰爭」的起點:七種元素因這個村莊而被發現!
本文授權轉載自領研公眾號 编译/谢汝雨 杨心舟@环球科学 今年是元素週期表誕生 150 周年,已經有 118 種元素在這張表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在第 Ⅲ 族副族裡,有一群特殊的元素,它們又被稱作稀土元素,是當今各種高科技領域是必不可少的金屬元素。而其中 7 種元素都因一座村莊而發現,4 種都以村莊的名字命名。 一座因元素出名的村莊 離斯德哥爾摩不遠的 Resarö...
View Article端午驅五毒必備,讓千年蛇精也中招的「雄黃」到底是什麼?
文/青悠 大學與研究所時候園藝與奇幻雙修,畢業後轉了個彎成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在妖怪中打滾的同時偶爾充當真人植物圖鑑。《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和《尋妖誌》的共同作者。 端午節。圖/flickr。 端午節終於到了,對很多人來說應該又喜又憂吧?俗話有云:「未食五日節粽,破裘毋甘放」。端午過後,天氣穩定許多了,總算不用再為了隔天天氣大變,不知道該穿什麼出門而手忙腳亂。...
View Article人工智慧的「黑箱作業」,類神經網路如何將生物分類的?
作者/吳育瑋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助理教授 這篇文章是我在讀到 Nature Methods 在 2018 年 3 月 5 日刊登的文章「Using deep learning to model the hierarchical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cell」1後,在臉書 MiTalk...
View Article原子理論是什麼?你夠了解原子嗎?——《科幻小說不是亂掰的:白日夢世界中的真實科學》上
來點原子理論吧? 你絕大部分是空曠的空間。是的,在那許多空間中有著所有的電子在你的身體裡與環繞在它們周圍的細胞核。因為數量多到如果所有的空間都被消滅,你會崩解成比一顆雀斑或是一隻螞蟻還小。 這不是關於原子唯一詭異的地方,當你接觸由原子所組成的任何東西時,你其實沒有碰到任何東西。而且,你可以接觸或被觸碰,雙手並沒有穿過你,你所感受到的是電磁力。 圖/maxpixel...
View Article夸克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位,那麼強子呢?它們的關係是什麼?——《科幻小說不是亂掰的:白日夢世界中的真實科學》下
本文接續上一篇:原子理論是什麼?你夠了解原子嗎?——《科幻小說不是亂掰的:白日夢世界中的真實科學》上 反物質是怎麼一回事? 反物質是一種物質,只是不同的物質而已。...
View Article科學家眼中的科幻──2019泛知識節
活動記錄/簡克志 科幻電影裡的現象,常和我們日常生活所見有巨大差異,這也是科幻電影吸引人的很大一個主因。如果我們擁有高超的科技,這些情景是有可能真實發生的嗎?或它們已經違反物理定律,是無法實現的呢? 科幻電影提供大家想像的空間。圖/pxhere...
View Article一天 24 小時不夠用?再等等,地球自轉越來越慢……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黃曉君、美術編輯|林洵安 地球自轉學問大 中學生就知道地球會自轉,自轉形成晝夜,自轉軸傾斜造成季節。但你知道嗎?地球自轉其實是忽快忽慢的,沒有一天是 24...
View Article既是炸藥,也是救心藥:硝化甘油如何被發現可治療心絞痛?——《藥與毒:醫療的善惡相對論》
(一開始)亞硝酸戊酯雖然是治療心絞痛的選擇,在臨床的效用上卻讓醫師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憾。 它的反應時間很快,效果卻不持久,反覆吸上多次之後,耐受性(tolerance)會逐漸出現,對心絞痛的緩解功效會逐漸降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醫師對於診斷「心絞痛」不是那麼正確,許多不是冠心症的患者,甚至是年輕人被當成「心絞痛」患者治療,自然無法達到療效。...
View Article電子元件都硬邦邦沒彈性?輕如羽毛又可揉捏的電子感測器在這裡啦
作者:蕭其峯、李昊璁、張哲維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的周圍充滿各式各樣的電子元件。根據著名的摩爾定律預測,電子元件的體積會隨著時代的進展越來越小,甚至可以微小化植入人體中。但是電子元件若要在人體上應用,除了體積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柔軟度。若材質是軟性且無異物感,便十分適合應用於人體等生物醫學之中。而現今的技術,電子裝置不僅可以做到可彈性變形,甚至還可以嵌合到口腔內部囉! 又軟又輕薄的電子感測器...
View Article今日香港考試准用計算機,明日台灣呢?
作者 / 單維彰 國立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與數學系合聘副教授 編按:108 數學領綱中很重要的革新項目之一便是將「計算機」這個「微小而又謙卑的工具」,引入國中及高中階段的數學教育中;而在考試的部分,也研擬能「准用計算機」,此話題引起了討論,甚至有人認為此舉太過「理想主義」。...
View Article如何用拳頭把雞肉打熟?世界上可能還是有一拳解決不了的事……
「雞肉能夠用拳頭打熟嗎?」 如果你覺得這問題實在很蠢,請不要懷疑自己!這個在國外論壇早已行之有年的著名蠢問題,最早出現在2010年,問法大概是:能不能從高空中把火雞丟下來,然後靠空氣壓縮加熱的方式把火雞用熟……之類的。 相關的問題一直換湯不換藥,總之就是大家想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把雞肉弄熟,於是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的版本,多年來也已經被破解過了好幾次(What...
View Article我發現你每次過彎都很不自然,到底彎要怎麼過才順暢?
每次過彎都要到極限?轉向不足或過度都有危險! 在車輛轉彎的過程中,當車輛轉彎的速度達到車輛轉彎的極限,車輛會存在兩種轉向特性,即轉向不足和轉向過度。何謂轉向不足及轉向過度?我們可以用下圖(抓地力圓)來說明: 當車輛轉彎的速度達到極限,車輛會存在兩種轉向特性,即轉向不足和轉向過度。圖/ARTC提供 X 座標代表車輛在轉彎時由於慣性所產生的離心力(主要受車速和轉向角度影響) Y 座標代表驅動力 Z...
View Article盪呀盪如何越盪越高?與鞦韆的共振之舞
文/特公盟葉于莉 鞦韆是每個孩子心目中最愛的遊具之一,我的小孩也不例外。我記得她三歲時每到公園,第一個想要玩的便是盪鞦韆,對於當時身高不到 100 公分的小小身軀,上鞦韆不是件容易的事,好不容易把她抱上鞦韆屁股坐穩,一邊叮嚀著手要抓緊緊喔!以為這樣就結束,可以到一邊納涼了嗎?...
View Article投資一定有賺有賠,但「投資風險」到底是什麼?
本文由國泰智能投資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文/鄭必郁│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大家肯定都聽過「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但就算真有「詳閱公開說明書」,看不懂怎麼辦?...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