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萬物之理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10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Just Look Up!小行星監測系統「哨兵」全面升級

作者/陳子翔|師大地球科學系|EASY 天文地科團隊創辦者 看到下圖密布於太陽系的小行星軌道,你是否會對小行星撞地球這樣的災難感到擔心呢? 2200 個計算出對地球有潛在撞擊威脅的小行星軌道。圖/NASA/JPL-Caltech...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020 諾貝爾化學獎】基因剪刀 CRISPR:它如何改寫人類的生命密碼?

本文轉載自諾貝爾化學獎專題系列,原文為《【2020諾貝爾化學獎】基因剪刀:一個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譯者 / 蔡蘊明|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基因剪刀:一個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艾曼紐爾.夏本提爾(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珍妮佛.道納(Jennifer Doudna)榮獲了 2020...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披著喜劇外皮的警世寓言:《千萬別抬頭》背後的科學真相

本文編譯自《The Real Science Behind the Movie “Don’t Look Up”》 2020 年底在 Netflix 上架的《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講的是一個彗星撞地球的故事,但這並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災難片,而是帶有黑色幽默的諷刺電影,用來嘲諷拒絕科學、對科學冷漠的社會大眾。雖然製作團隊原先是想諷刺那些否認全球暖化的言論,但在 COVID-19...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威而鋼不只能幫你重振雄風,還能避免阿茲海默症?

藍色小藥丸威而鋼(Viagra)於1998 年 3 月 27 日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 (FDA) 審核上市後,一直都是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的主力藥物,上市至今全球已經開出將近 7000 萬份處方簽。 藍色鑽石形狀的輝瑞威而鋼片劑。圖/WIKIPEDIA...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018 諾貝爾化學獎】化學的革命性進化:酵素定向演化

本文轉載自諾貝爾化學獎專題系列,原文為《【2018諾貝爾化學獎】化學的(革命性)進化》譯者 / 蔡蘊明|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化學的革命性進化 演化的力量是透過生命來顯示的。2018 年的化學諾貝爾桂冠頒給阿諾(Fances H. Arnold)、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溫特(Gregory P....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都是尼古丁惹的禍?——戒菸後變胖,與腸道菌叢代謝物有關?

吸菸對健康的危害眾所皆知,許多吸菸者為了身體健康而嘗試戒菸,但戒菸過程卻遇到體重發胖的難題,導致許多吸菸者難以成功戒菸。長久以來,科學家們試圖了解戒菸導致體重發胖的生理機制。 過往研究發現吸菸會讓人沒有食慾,是因尼古丁作用在位在下視丘的尼古丁乙醯膽鹼的受器,改變人類體內能量供需的平衡。一直以來,科學家相信戒菸後體重增加,是因為戒菸後,體內少了尼古丁抑制食慾。...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013 諾貝爾化學獎】用程式計算化學:電腦模擬催化知識發展!

本文轉載自諾貝爾化學獎專題系列,原文為《【2013 諾貝爾化學獎】將實驗帶入網際空間》 譯者/曹一允|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Karen Wooley 教授指導下取得博士,現於日本萊雅公司進行研究。譯者/蔡蘊明|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化學反應以閃電的速度進行著;電子在原子核間跳躍,閃避著化學家們虎視眈眈的雙眼。2013...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泛星計畫」再度發現肉眼可見的彗星

本文轉載自臺北天文館《臺北星空》第 104 期 文/林建爭|美國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泛星計畫博士後研究員校稿/王品方|美國夏威夷專案文物修復師 位於美國夏威夷茂宜(Maui)島哈萊阿卡拉(Haleakal)山上,由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執行的泛星計畫(Pan-STARRS)望遠鏡近期又發現了一顆新的彗星。這顆彗星將在明(2022)年四月底至五月初最接近地球,目前估計其亮度最亮可達 5...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2012諾貝爾化學獎】藥物開發新突破:「G-蛋白偶聯受體」功能研究

本文轉載自諾貝爾化學獎專題系列,原文為《【2012諾貝爾化學獎】細胞與感知》 譯者/蔡蘊明|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譯者/曹一允|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Karen Wooley 教授指導下取得博士,現於日本萊雅公司進行研究。譯者/陳竹亭|台大化學系教授 細胞與感知(Cell and Senses)...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隱翅蟲的毒液生化武器,演化上如何組裝而成?

隱翅蟲是一群小型甲蟲的總稱;牠們以毒聞名,卻不見得都具有毒性。有些隱翅蟲會生產毒液儲存在身體裡,需要時噴射攻擊。毒液不只是嚇唬人的工具,像是跟螞蟻搶地盤這類場合,生化武器能發揮實在的優勢。 本文沒有真實隱翅蟲的圖像,閱讀時不用擔心。 隱翅蟲毒液的用途之一:攻擊螞蟻。圖/參考資料 1...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水熊蟲真的能跟量子位元「量子糾纏」嗎?

身形嬌小的水熊號稱地表最強生物,能夠透過獨特的「隱生」能力在最極端的環境下存活。這種狀態有點類似冬眠,遇見不利生存的條件時將所有代謝活動停止。 近期,有一國際研究團隊宣稱這種生物還有另一種出乎意料的能耐:和超導量子位元進行量子糾纏。用生物體做量子糾纏可是前所未聞,讓大家都嚇壞了。不過這個實驗究竟做出了什麼結果,讓作者可以做出這種宣稱?科學家沒事又為什麼要去抓水熊來糾纏呢?...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推理系動畫毒殺利器!——認識致命的「河魨毒」

文/Evelyn 食品技師 早在兩千年前《山海經》就提到肺魚(河魨)[註 1]會毒死人;明代的《本草綱目》亦記載:「河魨有大毒,味雖珍美,食之殺人」,可知早在古代,大家就發現河魨肉的美味之處,也知道他擁有「劇毒」,甚至連動畫《名偵探柯南》都曾上演用河魨毒殺人的案件呢!(動畫第 226 ~ 227 集:戰鬥遊戲的陷阱) 河魨是媲美和牛的夢幻料理,為了一嚐美味連命都不要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為何新冠病毒突變之後傳染力更強?——關鍵在於變異株的棘蛋白結構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撰文/寒波美術設計/林洵安 為何新冠病毒突變之後傳染力更強? COVID-19 至今仍深深影響全人類,新冠病毒持續演化,例如曾經造成臺灣大規模社區感染的 Alpha 變異株、傳染力更強的 Delta 變異株,近期出現的 Omicron 變異株等,它們逃避免疫系統的能力都不一樣,關鍵就在不同的棘蛋白(spike...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MIT 團隊的嶄新懸浮技術——打造幽浮式月球探險車

在前往外星球的探險任務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在外星地表移動。從 1979 年的阿波羅登月計畫所使用的載人月球車,到 2012 年獨自前往火星的好奇號,太空探險車都是採用以輪子為主的設計。這種移動方式容易受限於地形,無法前往地勢陡峭的區域。 在 2021...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偉大數學家之子,把玩幾何學的瓷器設計師:威廉.德摩根 ——《科學月刊》

作者/林家妤 Sharkie Lin,因為數學成為斜槓青年,進行數學藝術創作、策展、採訪、寫作、創意教學、博物館規劃,希望能為世界帶來一點樂趣。 Take Home Message...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窺探時間的萬花筒──談談《解剖時間》這本真正的「時間簡史」

作者: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時間是什麼?」圖/envato elements 三十多年前,知名的物理學家霍金(Stephan...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料理系動畫頂級湯底素材!——海鮮乾貨超濃郁鮮味從何而來?

文/Evelyn 食品技師 每年農曆春節,到以辦年貨聞名的迪化街走一遭,可見南北雜貨行裡琳瑯滿目的海鮮乾貨,如魷魚乾、干貝、魚翅、乾鮑魚、昆布、魚乾或蝦米等,都是年節珍饈少不了的海味。 而說到乾貨,不禁聯想到動畫《中華一番》小當家為了拯救中毒的及第師父和嘟嘟,與下毒者面具廚師李嚴進行了一場攸關生死的料理對決──龍蝦三爭霸,第三回合比的便是龍蝦砂鍋料理。 李嚴用放了 16...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為什麼愛玉籽洗一洗就會「結凍」?——從國民美食到生醫材料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撰文│黃品維美術設計│林洵安 愛玉結膠過程的黏彈性變化...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冰柱融化的形狀,溫度來決定

在火山運動頻繁的地區,地質學家可以透過火成岩的樣態來推斷過往火山活動的歷史。在寒冷的極地地形中,科學家同樣努力地研究冰山和冰川等地形的特徵與樣貌,嘗試一窺地球過去的氣候變化。 可是比起堅固的岩層,冰層會隨著溫度而融化或擴張,冰跟水之間的界線也不斷變化,形成各種奇形怪狀的冰山。關於冰的形狀與溫度如何互相影響,科學家有了新的見解。...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學測該怎麼出題?——點評高中數學教育與 111 年數學學測——《科學月刊》

文/張鎮華|臺灣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 Take Home Message 今年學測試題為 108 課綱實施的第一次學測。數學考題公布後,各界普遍對本次的試題感到失望。張鎮華認為,本次試題大多符合 108...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0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