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萬物之理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25

看不到自己的影子──當太陽在頭頂正上方│環球科學札記(12)

$
0
0
  • 文/張之傑

五月十二日(日),上完社交舞課程,走出星光廳,從舷窗看到遠處的陸地,和平號正通過亞丁灣,進入紅海入口處。此處最窄,兩岸可以相望。我們的船向北,右側應為阿拉伯半島的葉門;左側隱約所見陸地,應為非洲的吉布地。從舷窗攝影不清楚,我獨自登上八樓和九樓甲板,拍了幾張照片,這是難得的鏡頭。

今天和平號航海圖右側,以日文、英文、中文貼出一則通告,中文通告抄錄如下:

五月十三日(明天),本船緯度和太陽赤緯幾乎相同(約為一度的差別)。太陽正好來到頭頂正上方,所以會幾乎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只有一度的差,所以影子很小)。因為搭船航海難得體驗到這樣有趣的現象,所以請各位千萬不要錯過。時間約為十一點左右至十三點之間。

看不到自己影子示意圖。船過亞丁灣最窄處後,
5月13日11-13時所在位置,正值太陽位於頭頂。歐陽亮繪製

自古以來,天文學家就假想「天」是個球體──天球,做為觀察星星運行的依據。假想中的天球,是以地球為中心、向外擴充的無限大球面。地球的赤道,向外擴充,就成為天球赤道,亦即赤緯。赤緯的單位是度,更小的單位是分和秒。天球北半球的赤緯度數為正數,天球南半球的赤緯度數為負數。

通告中的太陽赤緯,即赤緯角,是地球赤道平面與太陽和地球中心連線之間的夾角。因為地軸方向不變,所以赤緯角隨著地球在運行軌道上的不同點,具有不同的數值。赤緯角以年為週期,在 +23 °26′ 與 -23 °26′ 的範圍內移動,成為季節的標誌。

每年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夏至),赤緯角達到最大值 +23 °26′,正午太陽位於地球北回歸線正上空,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的一天。在南極圈內,整天見不到太陽,而在北極圈內則整天太陽不落。

隨後赤緯角逐漸減少,至九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秋分)等於零度時,晝夜時間相等。至十二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冬至),赤緯角減至最小值 -23 °26′ ,此時陽光斜射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則相反。當赤緯角又回到零度時,即三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春分),晝夜時間相等。如此周而復始,形成四季。

人站在甲板上,沒有影子,或影子很小。攝於 11:22。某船友攝

至於和平號的通告何以說:五月十三本船緯度和太陽赤緯幾乎相同,太陽正好來到頭頂正上方,所以會幾乎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夏至當天,只有在北回歸線有此現象,其他天則依太陽正午高度(即赤緯),若是十五度,則北緯十五度當地正午就會有此現象。

船從十三度向北航行,會穿過北緯十三至二三點五度的範圍,一定會遇到剛好太陽在正上方的緯度(五月初太陽已接近二三點五度),只是不一定剛好是正午。

在四樓主餐廳吃過午餐,獨自登上九樓甲板,看到許多人在拍照,我也請人拍了一張。甲板上有把椅子,影子不超出椅子的範圍。有人在地上放個水瓶,完全沒有影子。這真是難得一見的奇景!(本篇蒙友人歐陽亮惠予補充並繪圖,謹致謝忱。)

將水瓶放在甲板上,完全沒有影子。攝於 5 月 13 日 11:19。作者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2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