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萬物之理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10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木乃伊曾被當作「藥物」使用?──《改變世界的碳元素》

作者/齋藤勝裕,本文摘自《改變世界的碳元素》,世茂出版,2020 年 09 月 30 日 人類的歷史也可說是「與疾病的抗戰」。在此抗戰中,碳元素王國給予人類莫大的戰力。在碳元素王國的「居民」中,最讓人類感恩的應該就是藥物。 生病發燒、受傷疼痛的時候,沒有什麼比消去痛苦的一帖藥物更讓人感激。可謂是上帝的恩寵。 人類與疾病對抗的長遠歷史中,藥物絕對是佔有一席之地。圖/pixabay...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化學家的分子車輪:富勒烯(巴克球)──《改變世界的碳元素》

作者/齋藤勝裕,本文摘自《改變世界的碳元素》,世茂出版,2020 年 09 月 30 日 化學家無不有著「想要製作極小機械」的願望。說到極小的機械,那就是僅由 1 個分子作成的機械,世界上不存在比這更小的機械。「這有可能實現嗎?」雖然有些人會抱持懷疑,但在 8-3 出現的分子夾,就算不能說是「機械」,也可作為「工具」。 既然如此,何不索性用 1...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邊看落日邊朗誦浮士德,竟靈光一閃發明旋轉磁場原理——《被消失的科學神人‧特斯拉親筆自傳》

編按:特斯拉於一八七○年代先後就讀奧地利的格拉茲 (Graz) 理工學院和布拉格大學,大學學業結束後,他罹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期間,他看到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奇異現象。 本文摘自柿子文化出版, 尼古拉‧特斯拉,《被消失的科學神人:特斯拉親筆自傳》。...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終於抽到 SSR 微中子啦!人類首見太陽稀有核反應的直接證據

就在 2020 年 11 月 25 日,知名期刊《自然》(Nature)刊登了一篇別具意義的論文:義大利格蘭薩索國立實驗室(Laboratori Nazionali del Gran Sasso)的研究團隊Borexino Collaboration首度偵測到,來自太陽核融合過程中碳氮氧循環(carbon–nitrogen–oxygen cycle,CNO cycle)的微中子。 碳氮氧循環是在...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用錯使用方法,漂白劑也會出人命?請注意,盡量不要「混搭」清潔劑!

今年八月時,有新聞指出,一位英國女子西摩(Leah Seymour)在打掃浴室時,將馬桶清潔劑與漂白劑混合一起使用,幾分鐘後出現強烈氣味,導致她氣喘發作,失去意識,送醫後宣告不治身亡。 什麼!漂白劑不是我們生活中常用來消毒的好朋友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漂白劑真的這麼危險嗎?以後是不是就別用了? 修但幾勒! 在恐慌蔓延之前,我們必須先來了解漂白劑究竟是何方神聖,又是如何作用的。...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我和你之間的無限」——五条悟老師的能力竟與一個數學悖論有關!

本文轉載自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 繼《鬼滅之刃》的熱潮後,本季的新番動畫《咒術迴戰》亦來勢洶洶,特別是在動畫揭曉五条悟老師摘下眼罩後帥到天怒人怨的臉,以及近乎犯規的能力後,更引發了許多討論。而我們感興趣的是——五条悟老師的咒術與一個數學悖論有關。 株式會社 MAPPA《咒術迴戰》動畫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防雷分隔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悠遊卡到無障礙聽障服務都靠它!那些你沒想過的電磁感應應用

文/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 蔡宜欣 使用悠遊卡已經是現代台灣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不論是搭乘捷運、公車,或是到超商、合作店家消費,只要將卡片靠近感應器「嗶」一下就能讀卡扣款,既便利又快速。不過,悠遊卡既沒有裝電池也不需要插入讀卡機,為什麼還能傳遞資料呢?...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雨水能否成為究極的致命武器?

...

View Article


打動人心的科普新世界

藉由書籍微觀日常生活、科技、科學中你不知道的或已經知道的科普知識,更加深人們理解我們所處的精采美好世界,精彩書單本本打動你心!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和鳥類學飛翔,讓人類學會飛行奧秘——《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像科學家一樣,發明、創造和製作STEAM科展作品》

飛行的物理學 「觀察在稀薄高空中飛翔的老鷹,牠的翅膀是如何鼓動著空氣,讓沉重的身體得到支撐。物體對空氣施加的力量,等於空氣對物體施加的力量。」15 世紀末,達文西在筆記本如此寫道。達文西僅憑觀察,就掌握飛行的原理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物理奇遇記

加莫夫(提出「宇宙大霹靂學說」知名物理學家)遺世科普經典鉅作 ◎第一屆吳大猷科普銀籤獎得獎作品 ◎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百大物理科普推薦讀物   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科普讀本,經典全新重獻...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三個邏輯學家去酒吧

讓20萬德國人想破腦袋、週週敲碗的解謎大挑戰, 歡樂登場! 燒腦謎題100道, 以日常生活中完全沒有過的方式使用你的腦袋, 為僵硬的腦袋舒筋活血! 三個邏輯學家走進酒吧,酒保問:「每個人都來杯啤酒嗎?」 「我不知道。」第一個人說。 「我也不知道。」第二個人說。 最後,第三個邏輯學家說:「好的!」 酒保到底應該端上幾杯酒? 數學與邏輯讓我們以日常生活中沒有過的方式,來使用我們的大腦。...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打掃家裡的科技史:吸塵器與灰塵奮戰的故事

編按:灰塵是家中不可避免的髒亂源頭,過去,人類使用了掃帚與其奮鬥,到了近代,則有了吸塵器,而這場人塵大戰,至今仍然是進行式。 《用科學拯救怦然崩潰的髒亂,這樣的掃除你洗翻嗎?》專題帶你一覽人類與灰塵奮鬥的歷史,以及那些曾經出現過的神奇發明。 農曆年將至,每年大掃除的時候又要到了,看著你手上的掃把、吸塵器,有沒有很好奇這些打掃利器是怎麼發展來到你手上的呢?...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要電子產品輕薄、方便攜帶?那就印在紙上吧!

文/黃湘娟、劉若愉、蔡宜臻|國⽴臺灣⼤學物理學系電⼦學課程學生 嫌電路板太厚?把電⼦元件印在紙上 近年來,電⼦學領域在新材料與新製程上突⾶猛進,把許多過去無法想像的應⽤變 成可能,例如:穿戴式電⼦裝置、可彎曲且活動性佳的電⼦元件、體積極⼩的積體電路……等,因此對於電⼦元件基質的要求,也逐漸往重量輕、易塑形、厚度薄等⽅向發展。 ⽽⼈類歷史上最古⽼的材料之⼀:紙,恰好完美地滿⾜以上條件!...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賴爸爸的數學實驗

什麼!數學也有實驗課?!| 動動手、動動腦,賴以威帶你培養數學感 +-×÷+-×÷+-×÷+-×÷+-×÷+-×÷+-×÷+-×÷+ 數學概念X手做實驗X趣味漫畫X學習心法X延伸思考 +-×÷+-×÷+-×÷+-×÷+-×÷+-×÷+-×÷+-×÷+ ‧蛋糕的大小怎麼看? ‧為什麼人孔蓋是圓的? ‧怎麼用圓規畫出一朵美麗的碎形花? ‧甜甜圈有多大? ‧竟然還有吃不完的巧克力……...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看不到自己的影子──當太陽在頭頂正上方│環球科學札記(12)

文/張之傑 五月十二日(日),上完社交舞課程,走出星光廳,從舷窗看到遠處的陸地,和平號正通過亞丁灣,進入紅海入口處。此處最窄,兩岸可以相望。我們的船向北,右側應為阿拉伯半島的葉門;左側隱約所見陸地,應為非洲的吉布地。從舷窗攝影不清楚,我獨自登上八樓和九樓甲板,拍了幾張照片,這是難得的鏡頭。 今天和平號航海圖右側,以日文、英文、中文貼出一則通告,中文通告抄錄如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翱翔天際的代價,飛機上的人體秘辛大解析——《科學月刊》

盧衍良|成功大學航太博士,朝陽科技大學飛航系主任,曾任職飛安會工程師、考選部典試委員與交通部、民航局、陸委會等委員。 不會飛的我們,總想著要飛上天際,但人體本身可不適合長時間處在高空中。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高空缺氧問題,隨著高度上升,大氣壓力也越來越低,人體的肺氧分壓也隨之降低,使我們血液中的血氧飽和度也降低,一旦降到 90%...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除汙妙方清單!多種混合使用會更乾淨嗎?

A 編按:廚房的油汙是大掃除的大魔王!網路上流傳的各種去除油污妙方,你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嗎? 《用科學拯救怦然崩潰的髒亂,這樣的掃除你洗翻嗎?》專題為你簡介去除油污的基礎原理,從科學的角度分析網路上的妙方是否屬實?讓你用對方法面對令人崩潰的油汙! 年前打掃就像一級戰區,偏方真的管用? 年關在即,講到除舊布新的代表性活動當然就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大掃除」喇。...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什麽時候開始,冬天變得越來越熱——用統計學的「改變點」及「紀錄」探討台北暖冬的異常現象

台灣這幾天比較冷,但暖冬仍然是全球暖化過程中一個明顯的趨勢。一般以為全球暖化始於 19 世紀末葉先進國家積極工業化的時候,但世界各地工業化的進程不同,暖化的趨勢也會有所差異。當工業化在全球範圍內日益普及,各地暖化趨勢便益見明顯,但還要等到 20 世紀下半葉這趨勢才明顯到引起各國的注意。 始於19世紀末葉先進國家積極工業化造成的全球暖化,使暖冬成爲明顯的趨勢。圖/作者林澤民提供 在美國,一直要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想要人手一台互動式穿戴裝置?讓夢想成真的放大器就在這裡!

文/劉奕志、李君毅、翁佳菱|國⽴臺灣⼤學物理學系電⼦學課程學生 還記得當初我們對 google 眼鏡的想像嗎?只要眨眨眼就能拍照,隨著視線的移轉便能任意地縮放視窗、捲動頁面。但,你曾關注過這些功能背後的技術嗎?  如何讓科幻電影中酷炫的互動式穿戴裝置成爲現實,一直是科學家的夢想。圖/pexel...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0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