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會吃塑膠的細菌,分解寶特瓶不用再等 450 年
生活中總有那種到商店選購了很多商品,結帳後卻發現自己忘記攜帶環保袋的經驗,這時候銅板價的塑膠袋就是把商品輕鬆帶回家的好選擇。根據統計,每年全世界使用高達 5 億個一次性塑膠袋。 你知道塑膠袋發明是為了重複使用嗎? 瑞典工程師圖林 (Sten Gustaf Thulin)...
View Article電生磁,磁生電,就讓場論來說明吧!——《物理學的演進》
作者|Albert Einstein, Leopold Infeld譯者|王文生 「電場的變化,伴隨磁場的產生。」如果我們把「電場」和「磁場」的位置交換,剛剛的句子變成:「磁場的變化,伴隨電場的產生。」只有實驗才能確定這個敘述是否屬實。不過,這個問題是透過場的語言組織而成。 100...
View Article忽略數學家的建議,物理學家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科學大師的失誤》
作者 / 楊建鄴 我們已經改造了數學,下一步是改造物理學,再往下就是化學。──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 1925 年到 1926...
View Article【2021 年 5 月選書】解題背後的心理學:行不通就換方法,建構有效的數學思維
「我就是不會!我的數學就是爛!」 一遇到問題,腦袋就僵化、衝動又焦慮, 怎樣的心理因素造成認知上的困難? 改進年輕時就養成的無效思考模式, 給從小就堅信自己學不好數學的人。 解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一整天解題無數,從在聚餐時分攤帳單、開車時找出最佳路徑、訂購派對食物、安排家具動線等等都是。對許多人來說,應付這些問題輕鬆愉快,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困難重重,為什麼會這樣呢?...
View Article原子彈的發明原理,從一個被說荒謬的假設開始(上)——《科學大師的失誤》
作者 / 楊建鄴 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並不是壞事,更不是什麼恥辱,要在實踐中勇於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哈恩被徵入伍,改換了身分,於是所有的研究工作都被迫中斷了。哈恩被派到哈伯那兒服役。1905...
View Article原子彈的發明原理,從一個被說荒謬的假設開始(下)——《科學大師的失誤》
作者 / 楊建鄴 本文接續上一篇:原子彈的發明原理,從一個被說荒謬的假設開始(上)——《科學大師的失誤》 上一篇文章中,雖然諾達克與伊雷娜皆提出 93 號元素可分裂的假設,但當時的分析化學權威哈恩與大部分的科學家都認為,費米真的發現新元素,可再分裂是個「謬論」。哈恩更以私人名義寫了一封信給伊雷娜,但伊雷娜沒有聽他的勸告,讓哈恩氣說再也不會閱讀伊雷娜的文章。...
View Article這杯重水喝起來甜甜的,我可以再來一杯嗎?
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想必大家都對水的化學式 H2O 不陌生。不過從技術上來說,地球上的水並非都是由 H2O 組成。普通水 H2O 也稱為「輕水」,但除了輕水之外,自然界還有「重水」。近期有研究指出,雖然輕水和重水的外觀都是透明無色,但人可以分辨出重水的味道,因為它嚐起來有些許甜味[1]。 輕水和重水的外觀都是透明無色,但人可以分辨出重水的味道。圖/Pexels 氫的同位素...
View Article海和天為什麼是藍的?——水的散射│環球科學札記(25)
作者 / 張之傑 我們這趟環球之旅,很少遇到陰雨天氣,特別是在紅海和地中海期間,晴空無雲,天藍得透亮,沒有一點兒雜質;海藍得像面鏡子,閃耀著藍寶石似的光影。 若干年長或行動不便的乘客,喜歡鎮日坐在八樓長廊的沙發上,望著舷窗外的碧海藍天打發時光。我常帶著筆電在八樓長廊寫作,累了就眺望著海天一色的海平線。由於地球是圓的,海平線以一個很大的弧度中消失在視線中。...
View Article畢業求職碰壁,在伯爾尼專利局思索的愛因斯坦
文/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物理世界 (Physics World) 雜誌在 20 世紀結束前,對 100...
View Article數學不好就是不聰明?也許你只是「數學焦慮」——《解題背後的心理學》
作者 / 艾佛瑞德 S. 波薩曼提爾、蓋瑞.柯斯、丹妮耶爾.索羅.維葛達默、凱瑟琳.基芙—柯柏曼譯者 / 謝雯伃...
View Article一心多用真的會事倍功半?——《解題背後的心理學》
作者 / 艾佛瑞德 S. 波薩曼提爾、蓋瑞.柯斯、丹妮耶爾.索羅.維葛達默、凱瑟琳.基芙—柯柏曼譯者 / 謝雯伃 減少讓人分心的事物 我們可以輕易看出,若從具挑戰性的問題上分心,就會造成解題的延遲。當我們分心時,我們會跟不上我們已建立起的資訊,因此很難流暢地繼續這項任務。持續經驗到分心,可能會造成你需要重覆開始同一項任務,因為在回想問題目標、變量及已有的成果上,你都會遭遇困難。...
View Article超憶症是上天的禮物還是噩夢?——《解題背後的心理學》
作者 / 艾佛瑞德 S. 波薩曼提爾、蓋瑞.柯斯、丹妮耶爾.索羅.維葛達默、凱瑟琳.基芙—柯柏曼譯者 / 謝雯伃 我們大多數人都已接受古諺語所說的,習得一項技巧或取得新資訊的最佳方式是透過經驗。如果你想擅長解題,就盡可能多解各種不同類型的題目吧。練習,練習,練習!然而,這沒那麼容易。重覆累積不成功的經驗可能會增加挫敗感。預期失敗則增加了焦慮。要從經驗中獲益需要某些指導。...
View Article太陽第 25 週期是強或弱?NOAA、NASA 和 NCAR 持不同看法!
本文轉載自臺北天文館,《臺北星空》第 100 期。作者 /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 陳姝蓉 在 2020 年底,美國 NOAA 和 NASA 的科學家宣布太陽活動極小期於 2019 年的 12 月結束,目前太陽活動穩定增長且中緯度出現磁極方向相反的黑子,代表第 25...
View Article製作可樂和毒品的天然原料!管制作物「古柯」的馴化起源研究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撰文│寒波美術設計│林洵安 古柯:可口可樂與古柯鹼的原料...
View Article真的只能看到半面月球嗎?一起來揭開神秘的月球面紗吧!
2021 / 05 / 26 的月全食景象,一顆血紅色的月球在東方出現,無論是在家觀看,或是跟著天文館轉播的景象,都成為五月必看的天文景象之一。過去我們抬頭欣賞月亮時,總是認為我們只看的到月球的一面,另外一面站在地球上的我們永遠無法目睹。 我們通常認為位在地球的觀測者只能觀測到月球半面的亮面。圖/envato elements 但,我們真的只能看到一半的月球嗎? 只能看到半面月球的原因——潮汐鎖定...
View Article新好材料鈣鈦礦,改造太陽能電池
本文轉載自科技大觀園,原文為《新好材料鈣鈦礦,改造太陽能電池》作者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郭雅欣審閱 / 林唯芳教授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因此科學家一直努力尋找著合適的替代能源。其中最受矚目的能源之一,莫過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因此科學家也一直想研發出理想的太陽能電池,能夠把太陽的能量盡可能的轉化為電能,並且長時間儲存起來。...
View Article乾杯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一杯啤酒裡究竟有多少顆氣泡?
辛苦工作一天後,你準備來杯冰涼的啤酒慰勞一下自己。打開啤酒並往杯子裡倒,氣泡一如往常的大量產生,有時弄不好還會搞得滿桌子都是。不過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究竟一杯啤酒究竟能產生多少氣泡呢?而來自法國的研究團隊,還真的對這個問題進行理論與實驗上的探討1。 啤酒擁有綿密氣泡的關鍵:溶解度與壓力 要知道啤酒會產生多少氣泡,得先知道氣泡是怎麼來的。...
View Article為什麽大家都愛吃巧克力的邊邊角角?晶體科學告訴你,怎麼讓巧克力口感變得更好!
你喜歡吃巧克力嗎?是黑巧克力、白巧克力還是牛奶巧克力呢?其實各派都有不同的擁護者,但是我換個問題……你喜歡吃巧克力的哪一個部分或是什麼型態的巧克力呢? 我想絕大部分的人的答案都是扎實、脆脆的口感吧?而要嘗到這種口感的巧克力,最快的方法就是瞄準巧克力磚的邊邊角角下手。 但你知道為什麼邊邊角角的巧克力特別脆嘛?科學家或許有答案了! 很多人似乎非常喜歡吃巧克力的邊邊角角,因為比較脆 ~ 圖/Pexels...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