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萬物之理 – PanSci 泛科學
Browsing all 10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懂廣義相對論的「第三者」是誰?

「對於物理學結論的真實性,觀察是最高上訴法院。」 For the truth of the conclusions of physical science, observation is the supreme Court of Appeal – Arthur Eddington 愛丁頓 1919 年觀測到星光受太陽重力發生偏折,使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變得舉世聞名。圖/wikipedia 1919...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量子電腦的全新可能性:自旋三重態非常規超導體

文/林泓曄、黃俊維|國⽴臺灣⼤學物理學系電子學課程學生 在超導體的領域中,多年前就有人預測了一種「自旋三重態非常規超導體(Spin-Triplet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or)」的存在,其對於外加磁場的反應和典型的超導體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使其在量子電腦領域有很大的發展潛能。但是,一直沒有人能夠找到自旋三重態非常規超導體存在的直接證據。 直到前年 (2019),美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學測數學怎麼考?分程度測驗或許是正解——《科學月刊》

今(2021)年的學測數學科被評為「史上最難」。事實上,數學科每年的難易度呈現出週期性震盪,一下容易一下難的考試,不只出題者傷透腦筋,考生更是無所適從。張鎮華認為,學測作為「基本學科能力測驗」,考題不能太過艱澀;而學測也是各大學校系初步篩選的門檻,因此各校學系更不該害怕超額篩選。不同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差異不小,只用同一份試卷進行測驗可能出現各種問題,若使用分程度測驗的方式,設計 A、B...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兩百年前的原子量是怎麼誕生的?

說到原子量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什麼氧是 16、碳是 12……之類的元素與數字的關係,但你知道為什麼氧是 16 碳應該是 12 嗎?又或者原子量到底要用來幹嘛的呢?我想大部分的人在課堂中並不會得到比較具體的答案,所以筆者想在這裡和大家聊聊原子量到底是什麼。...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PUI PUI 的科學!天竺鼠車車到底是什麼呢?

誰想得到呢?2021 年才開始沒多久就盛大席捲 ACG 文化(即 Anime, comics, games 的首字母縮寫)的既非熱血戰鬥,也非血腥獵奇,而是一團團用羊毛氈戳出來,時不時會 PUI PUI 叫的「天竺鼠車車」。 「天竺鼠車車」五個字,前面是動物,後面是人造交通工具,嗯……那牠們到底是什麼啊?今天這篇文章就想用目前已播出的八集「天竺鼠車車」來探討這些毛絨絨小傢伙背後的秘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我們吃下去的各種「豆腐」到底怎麼來的?——解開豆腐的身世之謎

豆腐、豆花都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雖然它們登場的方式有時不太一樣,豆腐有時在火鍋裡出現,有時也會做成麻婆豆腐、涼拌豆腐、油豆腐⋯⋯(再列下去都餓了XD)。日常中豆腐的種類這麼多,到底豆腐是怎麼被發明的?製作的原理是什麼?各種豆腐的差異又在哪裡? 今天,就一起來揭開豆腐的「身世之謎」吧! 豆腐。圖/Wikipedia 豆腐的歷史...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末日般的「鑀」情:科學家終於解開了氫彈試爆裡的週期表謎團

氫彈試爆遠圖。圖/Pixabay。 1952 年 11 月 1 日,美軍在太平洋中央的一座小島上,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氫彈試爆,猛烈的核融合反應留下了許多難得一見的超重元素。加州的柏克萊實驗室就是在這次的爆炸殘骸中發現了第 99 號元素「鑀」(Einsteinium)。70 年後的今天,同樣來自柏克萊的實驗室團隊首次成功量測到鑀元素,發表在 Nature 期刊。...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今晚,我想來點……圓周率的派(π)!

作者/李奕萱 3 月 14 日是什麼節呢?白色情……呸呸呸!身為科學愛好者今天過的是 π day 啦! π day 訂在 3 月 14 日,並通常在下午 1 時 59 分慶祝,是取自圓周率(π)的近似值 3.14159 而來。圖/pixabay。 2009 年,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麻省理工提出將 3 月 14 日定為國家圓周率日的申請,將 3 月 14 日正式定為圓周率日(pi...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半導體廠奈米級的奇「積」!科學家挑戰突破電晶體大小的極限

文/麥軒誠、林執晰、曾介勇 | 台灣大學物理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學生 自從 19 世紀第一台電腦出現1開始,科學家們對電子科技的改良便從未停歇過,短短的 100 多年間,便從原本整間房間大小的電腦,變成現在能一手掌握的智慧型手機,這其中,電晶體和數位積體電路的出現功不可沒。 立大功的小小小小兵:積體電路...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在月球上想喝水怎麼辦?只好吃土了

月球,距離我們最近的星體,也是人類離開地球、邁向太空的第一站。長久以來,不管是月球表面的探勘照片、還是太空人登陸月球的錄影畫面,似乎都暗示著:月球是乾燥的不毛之地,不適人居:沒有變形金剛的太空船、也沒有嫦娥或月兔。 最近幾年,我們對月球的認識有了長足進展,越來越多證據表明,月球上不但有水,甚至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對人類未來的月面活動帶來潛在幫助。...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屎滾尿流」背後的科學奧秘 ——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楊佩良專訪

本文轉載自科技大觀園,原文為《好奇不設限,屎尿皆可探——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楊佩良專訪》作者/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曹盛威   與胡立德教授(David Hu)團隊一同進行研究的楊佩良博士,曾以「尿尿時間是 21...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人體就是一個天然的樂器——《聲音的力量》

好聲音有標準嗎?  在簡單了解定義聲音的三個面向後,接著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好聲音?什麼是壞聲音?  事實上,這個問題到現在為止也還沒有明確的標準答案,因為大多數人都還是透過形容詞來描述自己的感受,例如在很多歌唱競賽節目裡,常會聽見導師稱讚參賽者:「太棒了!」、「太美了!」、「哇,這個聲音讓人起雞皮疙瘩!」在國外的選秀節目裡,導師的評語也都是:「It’s...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整個宇宙,都像是科學家的廣播電台!進化版的光波收音機

文/ 蔡乃玉、游雨婕│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學生 即使是目前發現最靠近地球的黑洞,也距離我們遠達上千光年,更別說那些上萬、上億光年的遙遠天體了,面對如此遙不可及的距離,你是否有想過,科學家究竟是得到來自它們的訊息呢?現今人類到底運用了什麼樣的科技,竟然可以獲得億萬光年之外的宇宙訊息? 無線電波,就是科學家的好工具! 整個宇宙,都像是科學家的廣播電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跳脫百年框架引領量子黑科技──台灣研究團隊雕塑石墨烯嶄新電子結構

人類能否藉由人造方式調整物質材料的原子間距離與排列,並進而賦予它全新的物理特性呢?在科技部計畫的長期支持下,成功大學物理系暨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張景皓助理教授及陳則銘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利用半導體產業常用的蝕刻技術來調控原子排列,將原本單純的石墨烯轉變為擁有奇異量子特性的嶄新電子元件,不僅有助於探索量子傳輸的基礎物理科學問題,未來將有機會應用在量子科技之中。卓越的研究成果於今...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泡藥的蝦仁蚵仔肥美飽滿?磷酸鹽為什麼這麼神奇?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新聞上傳出有「黑心海鮮」如蝦仁、蚵仔添加了磷酸鹽「增肥」的新聞。為什麼磷酸鹽會有這樣的效果? 讓蝦仁等水產變得水噹噹的磷酸鹽到底有什麽問題?圖/轉自華視新聞 事實上,磷酸鹽除了屬於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可以在規定範圍內添加於肉製品及魚肉煉製品(像是貢丸、魚丸),它也是生物體中原本就常見並且不可或缺的化學物質,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快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的交織──2021 阿貝爾獎

作者/李奕萱 阿貝爾獎(Abel Prize)自2003年開始由挪威國王頒發給傑出數學家的獎項。阿貝爾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9年,當時挪威數學家索菲斯·李(Sophus Lie)得知阿佛烈·諾貝爾(Alfred Nobel)計劃設立的諾貝爾獎將不包括數學獎,又剛好正逢數學家尼爾斯·亨里克·阿貝爾(Niels Henrik Abel)誕辰100週年紀念,便提出設立阿貝爾獎。...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馬斯克:找出最佳碳捕捉技術,你就是一億美金得主!——談談碳捕捉與碳儲存

重點一次看:1. 碳捕捉技術是指收集與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目的是為減少溫室氣體之一的二氧化碳。2. 現今對環境中碳的研究包含碳捕集方式、碳儲存方式以及碳儲存地點等。3. 目前主要碳捕捉的技術有使用吸附劑的化學反應,如 CaO、KOH,也有使用裝置進行二氧化碳的吸收。 第一屆碳捕捉億元獎金競賽,開跑! 特斯拉公司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在二月八日宣布,將祭出一億美元(相當於 28...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真正的隨機:史上最速亂數產生器

圖/wikipedia。 隨機性,在許多領域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電腦信息的加密,還有模擬複雜物理系統等技術,都需要用到巨量的亂數資料。不過,這些隨機是怎麼來的呢? 當電腦計算 1+1 是多少時,它可以遵從既定的程序算出正確答案;但如果叫電腦隨便給你一個數字,它肯定不知道該怎麼辦。畢竟電腦不像人,可以隨便「想到」一個數字。電腦只能根據你的命令,算出你要的結果。...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物理學又出現裂縫?!Muon g-2實驗結果與「標準模型」的預測不符

本文轉載自超中二物理宅,原文為〈新的物理學要出現了嗎?(Muon g-2實驗結果發佈)〉 科學中的王者,人類科技文明的基石「物理學」,又出現裂縫了嗎? 左圖:看不懂?沒關係,先來本「貓耳少女的量子論」壓壓驚。(圖/竹內薰、松野時緒/PHP研究所,作者攝影);右圖:有萌系就要有腐系!擬人化的美少年 Muon。...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化繁為簡,只有作用力與物質距離的世界——《物理學的演進》

作者|Albert Einstein, Leopold Infeld譯者|王文生 科學研究的結果,常促使哲學改變看待問題的方式,這就遠遠超出科學有限的範疇。...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0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